导航

2020年MPA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6日 点击: 分享: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与年度发展目标

1.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w88优德中文版官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我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简称“MPA”)于2005年开办,截至2021年6月底,已经有16届毕业生,授予硕士学位618人。

2.学位授权点的年度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立足于树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精品意识,本着“坚持特色品质教育、打造公共管理高端人才”的办学理念,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与发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适应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强烈社会责任,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政策,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胜任在行政机构、社会组织、城乡社区进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2)师资队伍方面:坚持两手抓,同时抓好全职导师和实践导师两支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导师遴选与过程考核,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强化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任课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3)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方面:完善制度保障,确保课堂教学的计划性、规范性;强化过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有效性。重视评价总结,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二、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1.学位授权点的方向设置情况

根据全国MPA教指委制定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方案的要求,依托我校学科优势,结合MPA生源结构中公共部门学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在原有3个培养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w88优德的学科优势,积极筹备建设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治理培养方向,争取在2021年建成政府政治与地方公共治理、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国土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治理4个培养方向。其中,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和国土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传统培养方向,而政府政治与地方公共治理和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治理则是我校颇具特色的两个专业方向。

政府管理与地方公共治理方向是依托湖南首批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行政管理本科在地方公共治理〈以农村、县域为主)及地方政府管理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和培养特色。而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治理方向则是依托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伦理学、湖南省科技厅与我校联合共建的科技伦理治理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个全国独有的培养方向。本校为不同的培养方向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板块:公共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的拓展课。培养方向中既有最新最前沿的课程,也有公共管理特色的精品课程,还有专门针对MPA学生实际需要的实用性课程,体现了“新”、“精”、“实”的特点。

2.师资队伍情况

按照MPA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高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并且坚持两手抓,同时抓好全职导师和实践导师两支队伍建设,已经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良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目前,有全职导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占全职导师总数36%;副教授及青年博士39人,占全职导师总数64%。实践导师44人,其中来自党政机关领导干部27人,占实践导师总数61%;来自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17人,占实践导师总数39%。

3.科学研究情况

据统计,MPA导师近3年来共承担研究各类科研项目1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55项、厅局级及其他项目43项。出版著作32部,发表论文171篇。获得各类奖励31项,其中科研获奖16项、教学获奖9项、专业比赛、展览及指导学生获奖7项。国家级项目占科研总项目27%、省部级项目占科研总项目41%、厅局级项目占科研总项目32%。

4.平台建设情况

积极为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提供与其他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办学环境和学习条件。MPA教学可用的智慧教室1间及多媒体教室数量为12间,其中MPA研究生专用教室2间,案例教室2间,学习讨论室3间,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教学设施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提高,特别是专用教室装备了大功率空调、饮水机,装修使用木地板,上课使用的桌椅的档次略高。为使学生能在学校期间安心学习,学校从食宿安排、上网环境、图书阅览、教室空调和多媒体条件、评优评奖等多个方面改善服务的硬件和软件,为MPA研究生在校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表MPA学习条件保障情况

序号

指标

数量或情况

1

MPA教学可用的智慧教室数量

1间

2

MPA教学可用的多媒体教室数量

12间

3

案例教室(学习讨论室)数量

3间

4

MPA研究生能否使用学校图书馆

能使用学校图书馆

5

学校图书馆藏书量(万册)

350万册

6

学院图书馆藏书量(万册)

6万册

7

MPA研究生能否使用学校校园网

使用

8

MPA研究生能否使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

使用

9

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数量

103

二、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情况

1.研究生党建及思政工作情况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上始终价值观鲜明、定位清晰,并在MPA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中严格贯彻,突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除根据全国MPA教指委编写的《核心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公共必修课程外,结合我校伦理学学科优势开设了《公共伦理》、《中国传统思想与公共管理》等特色性课程,加强对MPA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将其培养成政治坚定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除要求教师重视课程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前沿性外,特别强调课程思政与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生源情况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为确保生源数量与生源质量同步增长,我们共举行8轮复试,共招收MPA新生93人,相比2019年招生人数增长了75%,其中来自全国各地11个外省的生源达到33人,并且招收一名来自越南的国际生。

3.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

确保学科属性MPA人才培养涉及的领域很广,涵盖所有公共部门及其管理活动。根据全国MPA教指委制定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9)要求,我校MPA课程设置在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三个模块中,均强化了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类课程的设置。比如我们开设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设计与评估”、“政策分析方法与实务操作”三门公共政策类课程,为MPA学生提供公共政策领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方向特色。依托我校相关学科优势,结合MPA生源结构中公共部门学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设有政府政治与地方公共治理、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治理、国土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四个培养方向,不同的培养方向各设置了4门方向必修课,这些方向必修课既突出了学科核心与学科前沿的统一,又体现了学科优势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在公共管理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突出了方向特色。善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制度。制定了专门的教材使用办法,明确教材的使用标准与实用范围。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把握公共管理学科的系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标准,选择符合我校MPA教学要求的适用教材。要求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总体教学安排,制定自己的课程大纲,经过学科教学讨论完善后,要及时提供给学生。在讲授前,要求教师向学生列明课程参考书;在讲授过程中,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课程的电子课件,进行案例讨论。此外,我们还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国内国外知名学者的经典著作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理论功底。实现校内课外课程资源共享。非全日制MPA研究生可以共享校内其他课程资源,校内图书馆、网络、学院资料室等对MPA研究生免费开放。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不定期聘请校外公共管理领域专家及公共管理部门资深专家为MPA研究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近三年来平均每年举办专题讲座不少于8次。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地方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已与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产业促进局、长沙岳麓区望城坡街道办事处等8个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4.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MPA教育具有鲜明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导向,我们要求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升科学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实战能力。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案例大赛和案例集编写。近年来,w88优德MPA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案例大赛,获全国MPA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省级MPA案例大赛奖4项,作为副主编带领学生参与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领导能力案例集2部。

5.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开设专门课程,对学位论文写作中的理论运用、问题选取、方法选择、基本要求等一般性问题,进行系统指导。在学生培养的第一学期,MPA教育中心专门为学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针对如何进行选题、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以及学术道德方面进行集中讲授,使学生对学位论文写作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并逐渐开始在所学课程、所感兴趣的领域关注不同的论文选题方向。

二是形成制度闭环,严格学位论文指导的程序要求。在学校制定的关于学位论文指导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MPA教育中心还专门细化了MPA学位论文指导程序要求。在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盲审、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详尽的要求,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要求,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在程序上确保了论文指导的严谨性,也确保了论文指导的质量。

三是实行关口前移,赋予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指导程序中的一票否决权。由于部分MPA学生进校后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论文指导环节更疏于与指导老师交流,MPA教育中心还在已有的论文指导程序的基础上,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一份从论文选题到论文答辩全过程的指导意见,建议每个环节在时间上提前三个月与导师沟通,并做好相关准备。要求每个环节至少有一次与指导老师面对面指导交流。学生学位论文每进入一个环节都必须有导师签字同意,导师可以视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准备情况和态度,对于是否同意进入下一个环节行使一票否决。

6.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

学位论文答辩前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等级。评阅成员中须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重点审查学生运用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专业技术推广、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所有环节,完成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者,授予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20年共有毕业生22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并就业,就业率100%。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从2020年开始,我校招收的MPA研究生,全部为非全日制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疫情防控常态化对课程教学的挑战。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课程采取线上教学模式,虽然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些都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MPA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挑战。部分MPA学员进校后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动力。而MPA教育的相关监管制度越来越严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成毕业论文的比例越来越低。

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优化教学服务与严格教学管理相结合,为非全日制顺利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上一条:2021年社会工作建设年度报告

下一条:2020年社会学学位点建设年度报告

关闭